80年前 第一批“自由轮”下水 数量最多的海轮 二战胜利无名英雄

80年前,即1941年9月27日,第一批14艘ES2-S-C1MK自由轮在美国同时下水,这是历史上建造规模最大的海轮。 最初,这种货轮旨在向英国运送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各种货物。一艘船从铺设龙骨到试航...

日期: 2024-02-12 17:45

  80年前,即1941年9月27日,第一批14艘ES2-S-C1MK“自由”轮在美国同时下水,这是历史上建造规模最大的海轮。

  最初,这种货轮旨在向英国运送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各种货物。一艘船从铺设龙骨到试航只需要30天。到了1943年,这个过程缩短到24天,同时有数十艘自由轮一齐建造。“自由轮”不是小型船舶,而是非常坚固的运输船,可以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洋。全长135米,排水量1.5万吨,1941~1944年,共建造2710艘,平均每天有3艘下水。

  “自由轮”的整体布局,棕色为货舱,轮机舱、船员住舱、设备舱为米色,油舱和压载水舱为蓝色。

  每艘“自由轮”可以运送2800辆吉普车,或260辆“谢尔曼”中型坦克,或440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船上配备了50吨起重机,可以在设备简陋的港口独立进行装卸作业。

  “自由轮”的建造过程(从左至右):第2天,铺设龙骨后下部船体构造基本形成;第7天,船体框架完成,正在安装船身侧面钢板和甲板;第12天,船身完工,上部构造开始施工;第24天,整船建造完成、涂漆并准备下水。

  为了加快建造速度,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使用了简化的技术,特别是在组装船体时,使用更先进,速度更快的焊接技术取代铆接,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比传统运输船稍差一些。

  有趣的是,大多数“自由轮”都配备燃油锅炉,但前往英国和苏联的运输船则配备燃煤锅炉,因为那里更容易买到煤炭。此外,为了节约成本、大量建造,“自由轮”上没有木甲板,只是在钢铁上简单铺设了防腐蚀涂层。然而,这种货轮保留了船员最重视的带独立隔间的高品质厕所,配备了冲水马桶、盥洗台和卫生纸固定装置。

  超过10万人参与了“自由轮”的建造计划,左侧是两名焊工,右侧是一名正在用气锤清理焊缝的女工,战前她是一名服务员。

  “自由轮”的建造计划规模惊人,当时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完成如此宏大的计划。特别是考虑到美国造船厂同时建造了数百艘不同级别的其他舰船,其中还包括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

  左:1943年美国造船厂的“自由轮”生产线,一艘正在下水,另外五艘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右:1946年,美国海军退役的100多艘“自由轮”正准备出售。

  可以说,如果没有数以千计的“自由轮”,美国就不可能在欧洲战场之外同时应对太平洋战场,并成功在诺曼底登陆。根据《租借法案》,苏联也接收了38艘“自由轮”,并在1963年又采购了10艘。

  为了对付敌机、鱼雷艇和潜艇,许多“自由轮”都配备了武器:102mm和76mm的速射炮,还有20mm高射炮。

  除了46名船员之外,还增加了36名炮手。其中,最有趣的是“基洛夫”号和“第比利斯”号。1942年,美国将它们交付英国,随后在地中海被意大利海军俘虏。1943年,苏联从意大利手中接收了这两艘“自由轮”充当战争赔款。

  二战后,希腊购买了634艘“自由轮”,成为规模最大的用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300多艘自由轮被击沉,绝大多数成为德国潜艇的猎物,另有一些被敌机炸沉、撞上水雷或被“神风特攻队”击沉。19艘因船体焊接缺陷而沉没,这在如此疯狂的建造速度下是不可避免的。

  一艘美国“自由轮”横渡大西洋,这种运输船在1942~1945年进行了数万次这样的远航。

  最初,“自由轮”的设计使用寿命只有五年,但与预测相反,尽管钢板相对较薄,这艘船却非常坚固。二战后,“自由轮”又航行了很长时间,大部分在上世纪6、70年代因为磨损而报废。

  1943 年,“让·饶勒斯”号(原“托马斯·内斯”号)运输船移交给苏联。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侦察机拍摄到“苏联政府”号运输船,运送导弹艇(掩盖在木板下)前往古巴。这艘运输船就是之前的“塞缪尔·伍斯特”号“自由轮”。

  两艘“自由轮”保存至今,都是漂浮的博物馆,其中一艘保存在美国,另一艘保存在希腊(如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