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增材制造后处理》正式出版新加坡国立大学王浩教授团队英文

南极熊导读:如何实现增材制造的精准控形控性是高端制造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而面向增材制造技术的后处理工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是提高金属增材制造工件表面质量、尺寸精度以及改善...

日期: 2024-01-28 10:59

  南极熊导读:如何实现增材制造的精准控形控性是高端制造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而面向增材制造技术的后处理工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是提高金属增材制造工件表面质量、尺寸精度以及改善其机械物理性能的关键环节。

  2023年7月,南极熊获悉,近期,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王浩教授等人在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了英文学术专著“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Metal- 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该书是首部系统研究金属增材制造后处理技术的专著。内容受众广泛,不仅能够为广大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理论及实验研究、解决工程应用难题提供有益参考,而且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致力于系统全面地介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后处理技术的最新前沿研究,为不同工程材料的高质量、精密增材制造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材料包括铝基合金、钛合金、钢、高温合金和高熵合金等。后处理技术包括支撑结构去除、热处理、表面处理和增减材复合智能制造等。这些后处理技术将为多材料、多结构和多功能制造的混合协同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本书还讨论了关于金属增材制造工件的特殊应用案例研究,包括轻量化光学器件制造和高性能心脏支架生产。这些案例研究也将为其他产品的后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李彦进,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Research Fellow。2022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重点研究增强超精密加工工艺的创新解决方案,以实现纳米级粗糙度的光学级表面制造。研究揭示了涂层对脆性单晶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特殊物理效应。因其在超精密加工领域的突出贡献,李博士荣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奖学金和欧洲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学会Heidenhain奖学金。担任欧洲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学会国际科学委员会的成员。目前,通过在微切削中结合纳米/微观表面效应和有限元方法数值建模来表征及提高各向异性脆性材料和航空航天金属材料的可加工性。已累积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Carbon最大实体状态,Materials & Design,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

  白玉超,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并于2018年和202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分别担任Research Fellow和Senior Research Fellow职位。当前研究领域为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增减材复合智能制造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增材制造领域顶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等,累积发表论文50余篇(高被引2篇),论文近五年总被引用2200余次(Google Scholar),入选2022年度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撰写中文专著和英文专著各1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授权日本发明专利1项,担任30余个国际著名期刊长期审稿人,Coatings期刊客座编辑以及《稀有金属科学与工程》期刊中英文版、CJME:AMF和JAMST期刊青年编委。获得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和第七届广东专利奖“银”奖。

返回顶部